序号 |
姓名 |
单位 |
论文题目 |
获奖等级 |
1 |
龙家勇 |
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 |
经济学视角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激励机制研究 |
一等奖 |
2 |
幸昊 |
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|
HPLC-FLD法检测高水平运动员血浆中多潘立酮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|
一等奖 |
3 |
郑丽,陈丽 |
重庆师范大学 |
运动类APP体育教改对听障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研究 |
一等奖 |
4 |
安佳俊 |
重庆师范大学 |
体育教师社会结构相关性研究 |
一等奖 |
5 |
周亚莉,齐小平,文静心 |
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|
普通大学生参与校园马拉松课程的动机及效果的调查研究 |
一等奖 |
6 |
王燕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运动干预对中考应试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|
一等奖 |
7 |
王樱桃,张庆建 |
重庆邮电大学 |
基于AHP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|
一等奖 |
8 |
彭仁兰 |
重庆邮电大学 |
“互联网+”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|
一等奖 |
9 |
陈颇 |
重庆师范大学 |
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——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技术的视角 |
一等奖 |
10 |
梁潇、龙家勇 |
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 |
互联网+时代大众体育发展的App路径分析 |
一等奖 |
11 |
郭启贵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身体意象对当代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:——基于自尊的中介作用 |
一等奖 |
12 |
陈志军,杨丽清,张俊杰 |
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|
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范研究 |
一等奖 |
13 |
刘尚礼、吴璇、谢龙 |
重庆科技学院 |
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动态威胁情景下的视觉搜索优势——来自ERP的证据 |
一等奖 |
14 |
张铖 |
重庆师范大学 |
时代、使命与价值——以历史与现实的多维视角再审视体育的价值功能 |
一等奖 |
15 |
石作政 |
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基于动商理念:3-6岁幼儿体育行为的开发与应用 |
一等奖 |
16 |
陈马强,邓文冲 |
重庆理工大学 |
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体育自主选课影响因素研究 |
一等奖 |
17 |
罗莉斯;彭莉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振动结合负重刺激对下肢表面肌电RMS的影响——基于四种刺激下的半蹲起提踵练习 |
一等奖 |
18 |
谢玲、赵东平 |
重庆科技学院 |
运动-认知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应研究——基于DFM模型视角 |
一等奖 |
19 |
吴维彬、郭彦丽 |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|
“互联网+”时代体育课程“混合式”教学模式探究 |
一等奖 |
20 |
鲁鑫,谢波 |
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|
中低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对肥胖青少年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 |
一等奖 |
21 |
赵征希 |
重庆文理学院 |
高校学生体育倦怠的调控路径研究 |
一等奖 |
22 |
李俊成,胡彩凤,向家俊 |
重庆三峡学院 |
巧固球运动对女大学生骨密度及平衡性的影响 |
一等奖 |
23 |
张雪霞,尹玉川 |
重庆师范大学 |
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评教量表的研制 |
一等奖 |
24 |
吴广 |
重庆工商大学 |
运动保健对调控治疗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 |
一等奖 |
25 |
王樱桃,张庆建 |
重庆邮电大学 |
基于SEM的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|
一等奖 |
26 |
张婷,刘哲,黎国庆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|
我国西南地区高校女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及体质健康需求研究 |
一等奖 |
27 |
赵春燕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的现状、问题与展望 |
一等奖 |
28 |
吴琼先 |
长江师范学院 |
“文化兴国”背景下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及发展价值取向研究 |
一等奖 |
29 |
秦燕 |
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|
美国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校园足球的启示 |
一等奖 |
30 |
李旻,扈冰玉 |
重庆文理学院 |
重庆市高校体育师资学历结构调查与分析 |
一等奖 |
31 |
张莹 |
重庆科技学院体育部 |
高校体育课程项目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--以重庆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足球项目为例 |
一等奖 |
32 |
杨辉 |
重庆工商大学 |
高校体育教师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 |
一等奖 |
33 |
张丽红 |
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|
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研究 |
一等奖 |
34 |
路毅,赵晋忠 |
重庆理工大学 |
不同方式测试对超重小学生心肺能力影响研究 |
一等奖 |
25 |
闫玉峰,黄高峰 |
重庆文理学院 |
重庆市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差距研究 |
一等奖 |
36 |
姬玉,罗炯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社会资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 |
一等奖 |
37 |
李明磊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|
“快乐足球”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|
一等奖 |
38 |
王玉英 |
重庆文理学院 |
重庆市永川城区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与研究 |
一等奖 |
39 |
于良 |
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社会发展视角下武术游戏引入学前体育课堂的优势分析 |
一等奖 |
40 |
刘尚礼、吴璇、谢龙 |
重庆科技学院 |
高焦虑状态下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视觉搜索的早期加工特征 |
一等奖 |
41 |
叶琼,应大雄 |
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信息时代背景下以育人功能为前提的体育教学变革研究 |
一等奖 |
42 |
黄龙 |
重庆工商大学 |
文化学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的自信培养研究 |
一等奖 |
43 |
徐泉森 |
重庆文理学院 |
校园足球新长征活动的价值内涵研究 |
一等奖 |
44 |
马洪洲,陈学文 |
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|
重庆市主城区本科院校及体育系统场馆资源对青少年开放现状研究 |
一等奖 |
45 |
赵超超 |
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|
多裂肌训练对缓解慢性腰痛的影响研究 |
二等奖 |
46 |
朱文富 |
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 |
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|
二等奖 |
47 |
匡志兵 |
重庆文理学院 |
时代变迁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|
二等奖 |
48 |
赵琼 |
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|
校园体育文化功能视角下高校街舞运动价值实证研究 |
二等奖 |
49 |
彭博 |
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|
培智学校田径教材教学设计思考 |
二等奖 |
50 |
何强 |
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|
元体育学学科建构研究 |
二等奖 |
51 |
尹燕涛,梁广辉 |
重庆科技学院 |
重庆市高校健美操代表队参与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|
二等奖 |
52 |
倪钊 |
重庆邮电大学 |
德国“Sportp-dagogik”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|
二等奖 |
53 |
戴彬,李宁,余瑜 |
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|
校园足球竞赛机制设计和落地方案研究 |
二等奖 |
54 |
朱瑜 许翀 郭立亚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不同注意焦点训练对短跑起跑表现的影响 |
二等奖 |
55 |
马得平,刘小禹,毛军 |
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|
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|
二等奖 |
56 |
刘铮,郝凤霞,鲜文君,刘黎明 |
重庆三峡学院 |
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进程中的课程秩序构成研究 |
二等奖 |
57 |
唐流泉 |
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|
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|
二等奖 |
58 |
马青春 |
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|
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|
二等奖 |
59 |
易军 |
重庆邮电大学 |
有氧运动对智力障碍学生体适能影响研究 |
二等奖 |
60 |
唐建忠 |
重庆文理学院 |
体育赛事转播知识产权的辨析与营销 |
二等奖 |
61 |
李靖文,尚尧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基于KAP的大学生运动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|
二等奖 |
62 |
胡朝文 |
长江师范学院 |
中国男篮里约与伦敦奥运会临场数据比较研究 |
二等奖 |
63 |
马雪蓉 |
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 |
重庆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参与动机研究 |
二等奖 |
64 |
杨慧君,舒凤芹,窦丹 |
重庆邮电大学 |
运动干预对高校中级职称教师体质健康的影响 |
二等奖 |
65 |
黄晓灵、夏慈忠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川渝小学不同行政区足球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对比研究 |
二等奖 |
66 |
陈丽,郑丽 |
重庆师范大学 |
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病理互联网症状比较研究 |
二等奖 |
67 |
肖月悦,曾兰芯 |
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|
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现状与启示 |
二等奖 |
68 |
邱国荣 |
重庆文理学院 |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健身APP促进全民健身的应用探析 |
二等奖 |
69 |
陈志军,杨丽清,毛军 |
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|
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与实施 |
二等奖 |
70 |
徐瑶 |
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|
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探析 |
二等奖 |
71 |
刘官元 |
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|
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诠释与显性化探究 |
二等奖 |
72 |
李江 |
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|
浅谈健康中国战略在校园体育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|
二等奖 |
73 |
蒋菠,黄巾,张雪莲,张勇,谭先友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创“一流学科”专业建设: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骊 |
二等奖 |
74 |
贾勇,石作政 |
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|
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---基于学生体质健康视角 |
二等奖 |
75 |
王伟 |
重庆理工大学 |
“校园足球”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分析研究 |
二等奖 |
76 |
甘茂尧 |
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|
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及发展探究 |
二等奖 |
77 |
王学敏、刘志强、秦涛 |
重庆科技学院 |
探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 ——以我校羽毛球课程俱乐部制课教学改革为例 |
二等奖 |
78 |
蔡振峰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大型体育场馆服务满意度、忠诚度与体育消费关联的研究 |
二等奖 |
79 |
吴胜涛,李拥军 |
长江师范学院 |
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校园足球教育改革研究 |
二等奖 |
80 |
金正程,张庆建 |
重庆邮电大学 |
学校体育教练员工作价值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|
二等奖 |
81 |
于晓东 |
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 |
“健康中国”背景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远景规划 |
二等奖 |
82 |
曾文瑶 |
重庆工商大学 |
龙王冯传统庙会流变视域下的群众体育行为研究 |
二等奖 |
83 |
纪超香 |
四川美术学院 |
体育与美育:双重视域下艺术院校特色体育文化建构的思考 |
二等奖 |
84 |
欧吉林,刘海霞 |
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|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学校体育场地预约平台的设计 |
二等奖 |
85 |
付绍斌 |
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论体育教育专业(学前方向)职前专项技能的培养 |
二等奖 |
86 |
梁广辉,尹燕涛 |
重庆科技学院 |
高校户外运动高空课程安全操作技术分析 —以高空断桥为例 |
二等奖 |
87 |
马得平 |
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|
“健康中国”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|
二等奖 |
88 |
刘小禹,毛军,马得平,陈志军 |
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|
“快乐-合作-成功”体育教育模式在独立学院的实验研究—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 |
二等奖 |
89 |
张婷,刘哲,易春燕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|
中美英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比研究 |
二等奖 |
90 |
刘旭超、古令、程亮亮 |
重庆科技学院 |
重庆市主城区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|
二等奖 |
91 |
康丹丹、刘玉林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 |
关于高校体质弱势学生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|
二等奖 |
92 |
邱斌 |
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|
创新高校武术课《中国武术段位制》教学的研究 |
二等奖 |
93 |
骆书於 |
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|
不同负重增强式训练对五人制足球运动员下肢运动表现影响 |
二等奖 |
94 |
潘家礼,史海燕 |
重庆师范大学 |
中小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研究 |
二等奖 |
95 |
胡垚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|
高校公共体育课伤害事故法律责任及对策研究 |
二等奖 |
96 |
陈真伟 |
四川美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|
高校开设越野行走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|
二等奖 |
97 |
窦丹 |
重庆邮电大学 |
“微课导学”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|
二等奖 |
98 |
陈建国 |
重庆邮电大学 |
基于“多元化教育”概念下的高校学生体育网络信息资源研究 |
二等奖 |
99 |
胡伟 |
重庆工商大学 |
浅析性格色彩对大学生运动项目选择的影响 |
二等奖 |
100 |
周碎平 |
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|
休闲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|
二等奖 |
101 |
牟骏睿,向艳 |
重庆理工大学 |
高校定向运动队与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校企联合模型分析 |
二等奖 |
102 |
刘哲,张婷,黎国庆,张永刚,刘玉林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|
重庆市高等学校公共游泳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——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 |
二等奖 |
103 |
陈浩 |
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|
大学生自我管理在高职体育课中的作用研究 |
二等奖 |
104 |
张永刚,王亚红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 |
我国近代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探究 |
二等奖 |
105 |
唐星星 |
重庆工商大学 |
“全程合作”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|
二等奖 |
106 |
李程,王也夫,曾芮佳 |
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|
学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融合 |
二等奖 |
107 |
朱海涛,兰李淋,尹燕涛 |
重庆科技学院 |
由动物引发的对田径运动的思考 |
二等奖 |
108 |
童婷婷,苟婷婷,冉彬 |
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|
中外比较视角下对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展望 |
二等奖 |
109 |
周林茜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重庆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参与动机 |
三等奖 |
110 |
杨宗友 |
重庆交通大学 |
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:现状与反思 |
三等奖 |
111 |
谢永辉,于世辉 |
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|
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问题 |
三等奖 |
112 |
吴倩 |
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|
大学体育课程在“阳光体育运动”背景下的评价新理念 |
三等奖 |
113 |
王鹏 |
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 |
基于动商理论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以啦啦操项目为例 |
三等奖 |
114 |
梁斌,孙辉 |
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 |
英国校园足球到职业足球嬗变下的古典教育价值观的兴盛与失落 |
三等奖 |
115 |
王欢 |
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|
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突出问题的有效干预 |
三等奖 |
116 |
李春涛 |
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|
巴西世界杯与法国欧洲杯比赛进攻传递情况对比的研究 |
三等奖 |
117 |
付忠虎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|
浅议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|
三等奖 |
118 |
范金刚,余瑜 |
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|
对微课应用于高校非足球专业队员训练的初探 |
三等奖 |
119 |
刘培星 |
长江师范学院 |
学校体育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建议 |
三等奖 |
120 |
陈超,方云龙 |
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|
重庆市北碚区中学体育教师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|
三等奖 |
121 |
陈马强 |
重庆理工大学 |
在高校实施“互联网+校园体育”计划的策略研究 |
三等奖 |
122 |
张又匀 |
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|
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研究 |
三等奖 |
123 |
罗英杰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中学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建立课外体育社团的可行性研究 |
三等奖 |
124 |
胡晓洋 |
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|
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|
三等奖 |
125 |
赵东平、谢玲 |
重庆科技学院 |
重庆市高校健美操代表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|
三等奖 |
126 |
颜峰 |
重庆警察学院 |
公安院校徒手格斗课程改革探析 |
三等奖 |
127 |
曹玉琳 |
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|
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可行性研究----以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|
三等奖 |
128 |
程蕾 |
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|
近两版“舞动中国”全国排舞联赛评分规则比较研究 |
三等奖 |
129 |
贾勇,谢冬,朱凯凯 |
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|
篮球课配合意识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及抑郁的关系—以独立院校学生为例 |
三等奖 |
130 |
袁锋,赵云书 |
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|
以学生体质健康为导向的体育中考项目设置改革研究 |
三等奖 |
131 |
徐阳会,余瑜,戴彬,张丽红,陈密 |
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|
《大学体育与健康》课程职业化教学改革探析——以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为例 |
三等奖 |
132 |
刘尚礼,吴璇,冯乔 |
重庆科技学院 |
重庆市高校竞技健美操代表队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 |
三等奖 |
133 |
陈真伟 |
四川美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|
体育课+体育社团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研究 ——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例 |
三等奖 |
134 |
颜希 |
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|
根据学院地域特殊性传承并开展特色体育课程—土家族摆手舞 |
三等奖 |
135 |
蒋臻 |
重庆交通大学 |
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竞赛制度建设探讨 |
三等奖 |
136 |
青竹 |
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|
信息时代高校体育教学变革 |
三等奖 |
137 |
陈文静 |
重庆邮电大学 |
高校排球俱乐部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 |
三等奖 |
138 |
古维秋,侯秋露 |
重庆师范大学 |
大学生足球课程体验与优化策略 |
三等奖 |
139 |
冯昌靖,李怀攀,李旻君,钟国祥 |
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|
重庆市黔江区中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|
三等奖 |
140 |
周碎平 |
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|
独立学院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—以重庆市独立学院为例 |
三等奖 |
141 |
于世辉 |
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|
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 |
三等奖 |
142 |
刘哲,张婷,黎国庆,韩彦鹏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|
我国西南地区中小学体育科研发展状况及科研需求研究 |
三等奖 |
143 |
易强 |
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|
基于新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下的重庆市高校应对策略研究 |
三等奖 |
144 |
史海燕,潘家礼 |
重庆师范大学 |
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实施路径研究 |
三等奖 |
145 |
扈诗兴 |
重庆文理学院 |
攀岩运动研究 |
三等奖 |
146 |
于菲 |
长江师范学院 |
以开展健美操运动为手段促进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可行性分析 |
三等奖 |
147 |
周碎平 |
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|
论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态度和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|
三等奖 |
148 |
任德利,敖洪,刘莎莎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 |
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的探讨 |
三等奖 |
149 |
罗灯军,童宇飞,石文韬 |
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|
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地区和谐关系构建 |
三等奖 |
150 |
张永刚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 |
论中小学体育教师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素养需求 |
三等奖 |
151 |
胡洪波 |
重庆理工大学 |
高校高水平网球体能训练问题研究 |
三等奖 |
152 |
徐若恒,徐瑶 |
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|
浅析3-6岁幼儿学校体育教育中身体活动实施策略 |
三等奖 |
153 |
陈马强,黄毅 |
重庆理工大学 |
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品牌构建中的作用研究 |
三等奖 |
154 |
张玲燕,杨爽 |
重庆文理学院 |
重庆市社区居民体育知行的协同发展研究 |
三等奖 |
155 |
郭彦丽,吴维彬 |
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|
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|
三等奖 |
156 |
曾文瑶 |
重庆工商大学 |
重庆市荣昌区缠丝拳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|
三等奖 |
157 |
徐瑶 |
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|
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 |
三等奖 |
158 |
冯昌靖,王陶书,陈晓,黄可可 |
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|
重庆市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查及策略分析 |
三等奖 |
159 |
杨永钟 |
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|
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危机与培养策略研究 |
三等奖 |
160 |
敖洪、任德利 |
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 |
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改革创新初探 ——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 |
三等奖 |
161 |
张林虎,张庆建,邱斌 |
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|
重庆市江北区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|
三等奖 |
162 |
郑亮、孙阳 |
重庆三峡学院 |
论大众化后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“破”与“立” |
三等奖 |
163 |
王桂华 |
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|
我国高校大学生对学校体育环境满意度调查分析 |
三等奖 |
164 |
韩书娜 |
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|
“全民健身战略”视域下重庆市排舞运动推广创新研究 |
三等奖 |
165 |
袁高燕 |
重庆文理学院 |
体育主题酒吧研究 |
三等奖 |
166 |
徐瑶 |
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|
“互联网+”思维模式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应用 |
三等奖 |
167 |
石作政,翟占魁 |
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论幼儿园体育文化建设---基于幼儿体质健康水平视角 |
三等奖 |
168 |
张映冬 |
重庆文理学院 |
石柱县中学青少年篮球意识研究 |
三等奖 |
169 |
陈 丽 娟 |
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|
重庆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|
三等奖 |
170 |
马青春 |
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|
多元评价体系对体育课程整体目标的实现 |
三等奖 |
171 |
张华英 |
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|
爵士舞的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|
三等奖 |
172 |
万星 |
重庆文理学院 |
亲子游泳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|
三等奖 |
173 |
张燕 |
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|
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分析 |
三等奖 |
174 |
王养平 |
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|
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|
三等奖 |
175 |
张守成,戴彬,陈密,徐阳会,余瑜 |
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|
重庆高职院校男子篮球队管理现状研究 |
三等奖 |
176 |
魏小明,刘小龙 |
重庆邮电大学 |
重庆市高校排球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 |
三等奖 |
177 |
陈冬梅 |
重庆邮电大学 |
对T球课程传接球教学技术中常出现问题的探究 |
三等奖 |
178 |
兰德群 |
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|
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与构建 |
三等奖 |
179 |
陈丽 |
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|
普通大学生体质现状研究 -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 |
三等奖 |
180 |
欧吉林,刘海霞 |
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|
高校网球教学顺序创新性实验研究 |
三等奖 |
181 |
蒋臻 |
重庆交通大学 |
体育竞赛制度创新 |
三等奖 |
182 |
苟婷婷,尹亚楠 |
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|
重庆市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体操课分层教学研究 |
三等奖 |
183 |
方云龙,陈超,黄艺 |
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|
巧用粉笔,“玩”转高职体育课 |
三等奖 |
184 |
徐阳会,李益,张守成,余瑜,戴彬 |
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|
VR技术应用于拉丁舞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|
三等奖 |
185 |
邓清波 |
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|
理想的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使命研讨 |
三等奖 |
186 |
戴彬,刘世翔,彭兴云,易礼舟,张守成 |
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|
试论青少年篮球教学和训练中篮球意识的培养 |
三等奖 |
187 |
解浩东 |
西南大学 |
中学生运动会趣味性的探索与研究——以运城市为例 |
三等奖 |
188 |
范雨婷 |
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|
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路径与策略初探 |
三等奖 |
189 |
冉彬,童婷婷 |
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|
高职院校男女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 ——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为例 |
三等奖 |
190 |
王鑫鹏 |
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幼儿体育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 |
三等奖 |
191 |
尹燕涛、梁广辉 |
重庆科技学院 |
重庆市高校健美操代表队参与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|
三等奖 |
192 |
戴彬,张守成,徐阳会,张丽红,陈密 |
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|
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|
三等奖 |
193 |
江瑞 |
重庆医科大学 |
探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政策的选择 |
三等奖 |
194 |
王潇潇 |
重庆理工大学 |
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分析及对策研究 |
三等奖 |
195 |
王鑫鹏 |
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学前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
三等奖 |